此次会议共历时两天,全体与会人员首先用一整天时间,集体乘车实地观摩了双语育英学校、开元路学校、文昌中学、巡镇中学、巡镇初中、巡镇联校、前川联校、树儿梁联校、刘家塔联校、楼子营初中、楼子营联校、河曲中学等12所寄宿制学校,了解了各自的建设和管理情况。
然后集中进行了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交流,先后有6所学校做了寄宿制管理经验介绍,其管理都各具特色,各有侧重。双语育英学校突出了“三功能”“一主体”的办学模式,文昌中学突出了以打造价值文化、管理文化、行为文化、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,巡镇联校突出了配备生活教师、辅导教师、活动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管理,前川联校突出了建设“五化”校园让学校成为山里娃成长的乐园,刘家塔联校突出了集中办学、养成教育和精细化管理带来学校“五个转变”“三个提高”的可喜变化,楼子营初中突出了真情营造如家校园、注重宿舍文化建设和完善住校生管理制度,都从不同层面突出了养成教育、特长教育、人性化管理、精细化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。
会议出台了《河曲县寄宿制学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印发了各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经验材料。会上还对全县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奖励,其中寄宿制学校管理红旗单位14个,分别为河曲中学、巡镇中学、文昌中学、双语育英学校、开元路学校、楼子营初中、巡镇初中、新尧初中、巡镇联校、刘家塔联校、前川联校、旧县联校、土沟联校、赵家沟联校;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6个,分别为旧县中学、刘家塔初中、树儿梁联校、寺也联校、鹿固联校、新尧联校;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先进集体4个,分别为沙泉中学、沙泉联校、沙坪联校、阴塔联校;寄宿制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先进集体3个,分别为楼子营联校、葛真龙联校、单寨联校。经验交流与总结表彰会由县教育局总支书记兼副局长霍宽旺主持。
县教育局局长刘继欢做了会议小结,重点提出要通过开展“三个板块教育”,即“课堂教育、特长教育、养成教育”,和“六项常规管理”,即“寄宿制经费管理”、“教育教学管理”、“安全管理”、“住宿管理”、“卫生管理”、“饮食管理”,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办成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。指出现场观摩所到之处,农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,夜晚最明亮的地方是学校,最有生气和人气的地方也是学校。通过这次会议,尤其是通过各位校长的实践探索,找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出路,就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,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,推进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。要求校长重视,师生全员参与,建管并重,狠抓落实,全面提高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。
最后,副县长金熙义做了重要讲话,充分肯定了各寄宿制学校主题突出、准备充分,管理严谨、各具特色,校园文化、丰富多彩,爱岗敬业、热爱学生的特点;充分肯定了全县教育系统班子团结、积极进取,基础建设、成果显著,资源布局、日趋合理,整体实力、逐步加强的特点;重点谈了遵循规律、不瞎指挥,关注教育、当好后勤,多措并举、提高质量,校园安全、重于泰山,真抓实干、再创佳绩等基本想法。要求认清形势,狠抓落实,全力做好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和各项工作,为今后进一步强化全县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兴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最早于2003年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》中提出,2004年公布的《2003~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》强调,要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,加强农村初中、小学建设。河曲县从2007年全面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,县教育局结合河曲实际,制定并实施了河曲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,确定了“五个中心集镇各建好一个寄宿制初中和一个寄宿制小学,一般乡(镇)建好一个寄宿制小学”原则,同时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,整合各个建设项目和资金,诸如寄宿制学校项目、农村初中改造项目、暖气改造工程项目、标准化建设项目、农远工程项目、校安工程项目资金等,一次性规划建设,备战五年,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面貌焕然一新,设施设备配置齐全,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。通过落实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,全县初中由2006年的26所整合为19所,撤并7所;小学由2006年的153所整合为86所,撤并67所,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。通过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和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,近400名师范类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学校,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展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,逐步走上优质均衡的发展道路,为全面推进河曲教育事业发展,为文明、富裕、和谐新河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